
【九蒸九晒九制熟地黄】是传统补益佳品,是入肾、补肾不可替代之要药,其柔润多汁,最能濡润阴血、填骨髓、长肌肉、生精血、补五脏、利耳目、黑须发、通血脉、祛病延年。这款九制熟地黄,可直接入口嚼服,味道甘甜、柔糯感堪比高级零食,不像煮汤熬药甚是麻烦,容易坚持长时间食疗、缓慢补养,点击小程序链接下单、了解详情:
身体一疼,不一定是外伤,很可能是阳气在敲警钟。
图片
由于阳气对身体各部位的温养和功能支持不足,疼痛多以冷痛、隐痛、酸痛为特点,且遇寒加重、得温缓解。
图片
《黄帝内经》里讲: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。”意思是一个人阳气一虚,就像太阳下山,万物失温,百病丛生。
图片
特别是这几个地方一疼,说明阳气已经敲响警钟:
腰痛像被冰块贴着,膝盖发凉、下肢酸软,这是肾阳虚的信号,阳气不足,寒从内生。
图片
《金匮要略》说:“肾着之病,其人身体重,腰中冷。”推荐附子3克(本药有毒需要先煎久煎,请遵医嘱)、杜仲10克、桑寄生10克煮水,温肾强腰,比护腰带好使。
图片
膝关节或下肢冷痛,遇热缓解,这是寒湿侵袭、阳气不达四末。阳气到不了腿脚,自然冷痛不断。
图片
可以用桂枝3克、牛膝6克、独活6克泡脚,温经散寒,腿脚暖了,走路都带风。
图片
腹部冷痛、喜温喜按,这是脾阳虚的表现。阳气不足,运化失常,肚子就容易胀、痛、拉稀。
图片
《伤寒论》讲:“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。”推荐干姜3克、白术6克、茯苓10克煮粥,温中健脾,肚子暖了,人也精神了。
图片
肩颈酸痛僵硬,像被铁板压着,这是阳气不达上焦,气血运行不畅。可用葛根6克、羌活3克、生姜3片煮汤,通阳活络,肩颈轻松。
图片
头部隐隐作痛、怕风怕冷,这是阳虚外感或清阳不升。推荐川芎3克、白芷3克、炙甘草2克煮水,升阳止痛,头清目明。
图片
疼痛不是小事,是身体在喊“阳气不足”。从阳气入手,调脏腑、通经络,才能真正“痛止人安”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盛达优配官网-怎么配资-十倍股票杠杆-在线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