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湿,就是头重如裹、头晕眼花、耳朵嗡嗡响,像被湿毛巾捂着脑袋。这类人多属“水湿上泛”,张仲景用泽泻汤来“泄水开窍”。
泽泻10克、白术6克,煮水喝,一泄一健,湿从尿走。现代研究也发现,这方子对美尼尔氏综合征、内耳性眩晕特别管用。
中湿,就是肚子胀、食欲差、舌苔白厚腻,像锅里糊了粥,全堵在中焦。
这时候就得用苓桂术甘汤,茯苓10克、桂枝6克、白术6克、甘草3克,温阳健脾、利湿化饮。《金匮要略》说它“治心下有痰饮,胸胁支满,目眩”,就是说湿气堵得你头晕胸闷,它都能搞定。
下湿,就是腿肿、脚沉、夜尿多、腰膝酸软,湿气全往下溜,像漏水的水桶。
这时候得请出“温阳利水”的真武汤:茯苓10克、白术6克、芍药6克、生姜3片、附子3克(先煎),温肾阳、化下湿。张仲景用来治“少阴阳虚水泛”,现代常用于慢性肾病、下肢水肿、阳虚畏寒等症。
湿气不是一潭水,而是分层的“水塔”。
上湿从头治,中湿从脾调,下湿从肾温。
三张方子,三焦分治,这才是中医祛湿的高阶玩法。
别再一股脑儿喝薏米水了,湿在哪儿,药就该到哪儿,记住仲景三张方,湿气分段清,身体自然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盛达优配官网-怎么配资-十倍股票杠杆-在线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