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对美投资遇阻:签证纠纷引发3500亿美元项目危机
近日,韩国国务总理金民锡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发出明确信号:若美国不解决韩国技术工人赴美签证问题,韩国承诺的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将面临搁浅风险。这番表态直接将巨额投资作为谈判筹码,向美方亮出了韩国的底线。
这场外交风波源于9月4日的一场突袭行动。美国移民执法部门突击检查了两家韩美合资电池工厂,当场拘捕475名工人,其中逾300人是持短期商务签证的韩国技术人员。消息传回韩国后引发轩然大波,舆论普遍认为此举与两国此前达成的贸易协议精神背道而驰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事发前不久,韩国政府刚承诺未来五年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,包括1500亿美元用于造船业、2000亿美元投入半导体和电池领域,并计划采购10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。作为交换,美方承诺将韩国输美汽车关税降至15%。然而关税优惠尚未完全落实,美国就以签证问题对韩国技术人员采取强硬措施,这种既拿好处又设障碍的做法令韩方难以接受。
金民锡总理的强硬立场有其深层原因。这位曾在中国的高级官员深谙国际合作的对等原则,在他看来,3500亿美元投资是互利共赢的商业合作,而非单方面示好。当前矛盾的核心在于:美国一方面欢迎韩国投资,另一方面却在签证政策上卡脖子,严重影响了韩国企业的正常运营。
展开剩余60%以佐治亚州被查工厂为例,生产高端动力电池需要掌握电极涂布、电芯组装等精密技术,这些专业技能需在韩国本土长期培训。事件发生后,涉事韩企已暂停员工赴美计划,推迟工厂投产时间。若签证问题持续未解,韩国汽车、电池等支柱产业的全球化布局将严重受阻。
韩国国内对此反应强烈程度超出预期。最新民调显示,超过60%民众认为对美投资协议有失公平,在野党更借机批评政府外交软弱,要求重新评估投资计划。面对内外压力,金民锡的强硬表态实属必然。事实上,从总统李在明到外长赵显,韩国高层已就签证问题形成统一立场。
美方的矛盾态度加剧了事态复杂性。9月10日,美国国务院表态欢迎韩国投资,但特朗普却公开支持移民局的执法行动,强调外资企业应雇佣美国人。这种政策信号混乱让韩国企业无所适从。
值得关注的是,韩国手中并非没有反制筹码。三星在得州的芯片工厂创造了大量就业,韩国车企每年为美国贡献超200亿美元税收。若3500亿美元投资流产,美国新能源和造船业发展将受冲击。更关键的是,特斯拉、福特等美国车企高度依赖韩国电池技术,供应链中断风险不容忽视。
随着11月APEC峰会临近,韩美领导人会晤将成为解决危机的关键节点。金民锡的二选一表态实则为会谈设定了前提:韩国不会牺牲企业利益换取投资协议,美国若想获得资金,必须展现相应诚意。这场围绕签证与投资的博弈,不仅关乎双边关系,更可能重塑全球产业格局,其最终走向值得持续关注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官网-怎么配资-十倍股票杠杆-在线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